作为享誉世界的建筑规划设计大师,其在日本国内有超过200个作品。在中国,也留下了不少知名的建筑作品,像《小时代》中的“玻璃房子”Z58,以及北京的三里屯SOHO都是其在国内的代表作。
在隈研吾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见他利用传统元素结合现在科技进行创新实践,作品多给人温馨、舒适、接近自然的感觉。
然而,近期日本媒体的一系列报道却将这位受人尊重的建筑大师推向了风口浪尖。起因是在日本媒体的一则节目中爆出“由隈研吾操刀设计的众多公共建筑,在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不久便出现严重的材料发霉和损坏问题”,即使在建筑建造时已经花了巨额成本,依然在数年后出现类似问题,如果修复就要消耗大量的费,这对当地政府的财政预算造成了巨大压力。
群马县富冈市公所大楼完工于2018年,建筑采用了玻璃幕墙与大面积的木材装饰材料。按着建筑的设计使用年数的限制,这算是一座非常新的建筑,然而因为木材的大量发霉和腐烂,这座建成仅仅六年的建筑已经面临大修的困境。
这种严重的腐蚀问题使这栋建筑遭受到了不小的破坏,不仅仅影响了建筑的美感,还可能因为断裂掉落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目前,富冈市政府已经就发现的一系列问题联系了隈研吾设计事务所,希望得到一定效果的解决方案。
因为隈研吾事务所在大部分的设计项目中均采用了大量自然材料来建造建筑,因此同样的问题在其它项目中也存在。
例如:2015年建成的东京王子市京王电铁高尾山口车站,同样出现了掉漆、发霉、腐烂的问题。市民向媒体表示,这些建筑看起来就像使用了二十年的老房子...
栃木县那珂川町的马头广重美术馆建成于2000年,今年刚好是其25周年纪念日,当地政府本想在今年举行25周年庆,然而严重的建筑外观腐烂问题却愁坏了负责人。据负责这个的人说“如果想要对外观做全面修复,预计修缮的费用将达到3亿日元”,高额的修缮费用使当地政府和公众对材料的使用产生了严重的质疑,不满的声音开始在群众中扩散。
“像我们这样的乡村小镇很难筹集到3亿日元,税金被用在这种地方,线亿?这没问题吗?退一步讲,一座建筑才24年就坏成这样,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吧?”
日媒同时还采访了建筑师森山高至,其表示:隈研吾的设计风格需要用大量的自然材料,这类材料通常在后期维护中需要投入巨大的维护成本,这在前期设计时就需要和甲方充分沟通慎重考虑...
其实从隈研吾整个事件中,我们会发现虽然自然材料在拉近人与建筑这方便有着自身的优势,但也因其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其难以在时间的流逝中保持较好的状态。